小黑蚊襲港 小童被叮腳腫如豬蹄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16/05/06 00:24

最後更新: 2016/05/06 00:40

分享:

分享:

本港度過55年來最潮濕的4月,時雨時熱引發蚊蠓為患,台灣已出現小黑蚊(當地蠓的叫法)大爆發,本港亦肆虐,陸續有小孩疑被蚊蠓咬到腳腫如豬蹄,更有10個月大嬰兒疑被蠓咬到雙腳紅腫兼發燒。

有家庭醫生指相關求診個案比去年增一成,提醒小心勿抓損,細菌感染可致敗血症。有蟲害專家估計,受厄爾尼諾影響,今年潮濕多雨,蠓的滋生期或會延長。

於西環私家執業的家庭醫生鄭志文表示,不時會有被「蚊滋仔」叮咬後的求診個案,今年較去年增一成,「日日都有(個案)」,相信與早前下雨頻繁有關。」

他指,兩星期前有家長帶10個月大幼兒求診:「隻腳腫晒,好多紅色一撻撻,中間有粒點,特別硬同紅,摸落會痛,都有發燒。」他稱,家長都只是說家中有蚊滋仔,排除細菌發炎後,處方抗敏藥及低劑量類固醇,相信一周後就可消腫。

鄭解釋,蚊滋仔叮咬後會釋出分泌物,因小童較少被蚊蟲叮咬,故年紀愈小的幼童,被叮咬後所致的過敏反應愈嚴重:「好少會有好似被蜜蜂叮咬後出現低血壓、氣管收縮的情況,但會易有細菌感染出現敗血等併發症。」

另一家庭醫學專科醫生陳銘偉亦指,早前有一名3歲男童被蚊蟲叮咬後求診,家長指早上曾帶幼童到公園,下午耳朵就出現紅腫,「腫到耳仔大了一半」,獲處方消炎抗敏藥。

有出產天然防蚊產品的「平凡媽媽」,其老闆娘麥嘉殷亦形容今年蚊患特別「犀利」,不少家長傳相給她求救,展示子女在校園被叮咬後腫如「豬頭」,她建議由草本精油製成的媽媽紫膏消腫。

香港殺蟲業協會公關主任蔡炳然指,蠓一般喜愛在濕潤的泥土、腐爛葉子、枯木等滋長,故公園及屋苑花叢是重災區。他指每年3月中至10月是繁殖期,最高峰必是夏季,而受厄爾尼諾影響,今年較多時候潮濕有雨,有利蚊蠓繁殖,繁殖期亦可能延長。

蔡指,體溫愈高,愈吸引蚊蠓,當小朋友在公園玩耍後一身熱汗,最容易被咬。

香港蟲害管理學會主席陳澤森則指,蠓很少在室內叮人,因它們飛行能力較低,體形如一粒黑點,「有些比芝麻更小,不少市民會誤以為是塵埃。」他提醒,高危地區包括學校和球場邊近去水渠的位置,如將袋或背包放地上,隨時會令蠓黏跳至身上。

本港只有監察可傳染登革熱的白紋伊蚊蚊患指數,沒有監察蠓患的數字。康文署回應稱,場地員工每天巡察場地,加強清理排水溝、坑道、沙井及場內其他位置的積水及雜物,防止積水,又會每周安排特別滅蚊及清潔行動,包括使用蚊油和蚊沙,並在有需要時施用其他殺幼蟲劑及除害劑。發言人又說,康文署會參與以食物及衛生局為首的跨部門防蚊患督導委員會,以協調政府部門的防治蚊患工作及評估蚊患對市民帶來的影響。

蚊蠓在台灣稱為「小黑蚊」或「台灣鋏蠓」,台南上月起出現大爆發,部分地區全鄉淪陷,當地政府已陸續召開會議商議對策,加強防治宣傳。高雄市教育局表示,學校近郊區,成為「台灣鋏蠓」滋生溫床,學生雙腿被叮如「紅豆冰」。有村民抱怨在家也被咬,被叮咬處奇癢無比,需穿長袖衣服。

 

撰文 : 陳曉瑩 經濟日報記者
陳正怡 經濟日報記者